当前位置:首页>路遇瓶颈高耗污染 给光伏的伤口再撒点盐
路遇瓶颈高耗污染 给光伏的伤口再撒点盐
         全球光伏行业弥漫着的"隆冬气息",春风吹拂也未及让它回暖过来,阳光产业当前真的有点冷。在这样的时候,再给这个伤口撒盐似乎不大合适,然而,诚心想疗伤施治的,或不必忌讳大夫的"入木三分"。如果撒的这些盐,能有助更好触及这个行业自身的一些问题,或也善焉。

  一向有清洁能源、阳光产业美誉的光伏行业,忽遭一"谤":这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冤哉?信乎?

  光伏行业遇冷,是机不逢时,市场萧索,还是行业本身存在问题制约?

  大话光伏,让我们给光伏再扎扎针,撒点盐,看看哪里有毛病了。

  叹市场?怨政策?莫如找到自身的痛疾-"瓶颈"篇

  欧洲各国纷纷大幅削减政策补贴,作为光伏行业最大市场的欧洲市场日渐消停,而美国呢,双反调查也方兴未艾。全球光伏市场的低迷萧条,是光伏企业陷入低迷窘迫的主要原因。然而,市场需求的起落,不能掩饰行业本身的瓶颈问题。这个瓶颈究竟何在?

  无论厂商,还是实验室,凡有关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实际提升,乃至创纪录的消息,无疑都是新闻一桩,是让业界一亮的利好消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转换效率,也即光电转换率,对于光伏产品来说,很是关键,是技术核心所在,是"兵家"必争的东西。

  何为光电转换率?说来其实简单,也就是在太阳能光伏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其值是一个百分数。然而这个百分数要提高,即使是提高那么一点,都很难很难。

  1954年,贝尔实验室制成效率为6%的光伏电池;自1958年起,光伏效应以光伏电池的形式在空间卫星的供能领域首次得到应用。6%,可以说是最初的转换效率值,当然还只是实验室的值。自光伏电池问世以来,各光伏科研机构以及先驱厂商们都在前赴后继,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

  当然,这个转换率,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密切相关。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在技术上,市场上较为成熟,转化效率最高。目前来说,单晶硅转化效率量产大概在18%左右,实验室可以做到22%以上;多晶硅量产在16左右,实验室可以做到20%。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材料成本偏低,但转换率不高。如硅基薄膜电池量产大概在10%左右,实验室最高可以达15%左右;CdTe薄膜电池量产在13%,实验室最高可达15.8;CIGS薄膜电池量产在15.7%,实验室最高可达19.9%。

  目前,单晶硅和多晶硅的转换效率已经很难再有大突破,只能从工艺上面考虑了。薄膜电池尚有不少发展潜力,但技术难度很大,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也就10%左右,且不够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转换效率还会衰减。如有些新式的非硅基太阳能电池,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超过60个小时后,其转化效率可能仅为最初的10%。

  光电转换率得不到有效提高,应用成本就不可能降下来,而这必然大大制约光伏行业的发展,毕竟,与常规能源比,太阳能的能源转换率差得太多了。投入产出的不成比例,这可能也是这一潜力产业的一个瓶颈,一处隐含的长痛。光伏行业尚很年轻,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污染门"?光伏业"被架上"PK台

  太阳能光伏这个朝阳行业,这个溢满阳光期待的产业,竟被标上了诸如"高耗能、高污染"这样的标签?光伏业遭遇"污染门"!诚然,这并非空穴来风,而事实结论又当如何演绎?

  先说二则新闻。

  德国曾一度有清洁能源的宏伟计划,然而,现又被认为是昂贵的代价,因为这个行业投入产出太不成正比,耗能高、回报低,所以开始大幅削减政策补贴。

  最近的两会,政府报告中也提及光伏,指出光伏等行业不宜盲目发展,虽说法有所调整,但毕竟话来有因。

  光伏行业生产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不宜一窝蜂发展,更不值政策补贴,鼓励发展,这是一方说法。当然反对意见自然不示弱,所谓的高耗能、高污染,是局部的、一时的,绝不能因噎废食,一刀砍,"扼杀"这样一个有着美好光景的朝阳产业。于是乎,不管愿意与否,光伏"被架上"了一个PK台,有关高耗能、污染/反对抗辩,下面有请正方、反方。

  PK-1高耗能/NO

  正方:光伏生产过程,耗能颇高。耗费国内大量煤电电力,而得到的"清洁能源"却很少。

  论据: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而且,光伏组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本来就很低,再经过汇流、传输、逆变、存储,能量耗减多多。

  反方:任何工业产品的制造过程都必须消耗能源,耗能已作为生产成本记入产品售价之中。我们通过光伏行业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去制造可再生的太阳能,从长远来说,绝对利大于弊。

  论据:目前国内一流的多晶硅企业每公斤多晶硅用电约80千瓦时,单位GDP能耗约4000KWH每万元,而中国的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平均工业的单位GDP能耗约3080KWH每万元,所以多晶硅能耗实际上处在工业中游水平,远低于钢铁、有色金属、火力发电等行业。

  PK-2高污染/NO

  正方:光伏生产过程产生大量污染,"清洁能源"未享,环境遭殃却多多。尤其多晶硅生产环节,其"三废"排放,害莫大焉。

  论据:光伏产品的使用虽然被称为清洁能源,但光伏产品的生产却完全相反,属于地道的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在生产多晶硅时,将产生8倍于它的四氯化硅,一种高污染的有毒液体,且其再利用的成本昂贵,多数中国企业未装设或未完全安装相关的回收设备。

  反方:高污染是针对排放而不是产生来说的,即使有产生只要没有排放就不是污染。少数小企业因为生产设备和技术等原因不具备完全废气处理工艺就会造成污染,它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普遍水平。

  从整个太阳能产业链来看,太阳能是没有污染、低耗能的。只是上游生产环节是有污染和非低碳的但是可控的。随着多晶硅技术进步,低能耗还原、冷氢化、高效提纯等关键技术环节进一步提高,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增强。

  论据:一般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寿命是25年,而据研究估算,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能量回收期仅为1.3年,也就是说,光伏发电在之后的近24年中都是零碳排放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的碳排放为33~50g/kWh,而煤电的碳排放为96.7g/kWh,燃油发电的碳排放量为525g/kWh,燃气发电的碳排放量为377g/kWh。

  点评:

  光伏行业的高耗能、高污染现象,无疑是现实存在的。尤其国内一窝蜂而上的多晶硅生产,效率很低,却产生了大量污染。据资料统计,中国以产业上游的多晶硅环节为例,目前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有70多家,只有20家达到2011年颁布的国家《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要求,说明中国的多晶硅企业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能耗和环保达标能够满足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这无疑是得不偿失的。

  然而,现实的这些弊端,却无法抹杀太阳能行业璀璨的阳光诱惑。总的来说,论及碳排放量,光伏发电,仅为化石能源发电排放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是真正的低碳能源。而且,光伏生产过程中目前存在的耗能及污染问题,也完全可以通过行业自身的发展,技术的不断改进而获得解决,得到改观。

  我们不妨以光伏行业一位专家的话来对此PK赛作一个总结陈辞:"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光伏设备生产国,中国的光伏行业不仅要为世界提供清洁能源,其本身的生产也应该而且必须是清洁的。实际上,光伏要成为真正清洁、近零排放的能源,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

  光伏的未来无比美好,但光伏的现状却让人反思。这个行业自身的瓶颈,只能说明它的发展之路还漫漫长兮。而"高耗能、高污染"的现实考验,也将从反面激励这个行业更为理性、健康的运转。给光伏撒点盐,更给光伏喝彩!
unfaithful spouse open redirect
wifes that cheat when women cheat women affair
read My girlfriend cheated on me women cheat husband
 
4/10/2012
 
 
SNEC2018
合作展会